[10-20 18:09:40] 来源:http://www.67xuexi.com 初二语文 阅读:85392次
(30)箬篷: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31)覆:覆盖。
(32)之:代词。它,这里指船舱。
(33)开:开设。
(34)启:打开。
(35)而:表修饰。
(36)相望:左右相对。
(37)焉:语气词。
(38)之:代词。它,这里指窗。
(39)兴:起
(40)则:就。
(40)徐:缓缓地。
(42)石青:一种矿物质的蓝色颜料,这里译为用石青。
(43)糁:涂染,名作动。
(44)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
(45)而:表并列,并且。
(46)髯: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
(47)居:位于。
(48)为:是。
(49)阅:阅读,看。
(50)执卷端:拿着画卷的右端。执:拿着。卷端:画卷的右端。
(51)抚:轻按。
(52)卷末:画幅的左端。
(53)如:好像
(54)语:说话。
(55)现:露出。
(56)侧:侧转。
(57)其:他们的。
(58)比:靠近。
(59)绝:极,非常。
(60)类:像。
(61)矫:举。
(62)属 (ZHǔ):相类似。
(63)诎:同“屈”,弯曲。
(64)而:表并列,并且。
(65)倚之:(左臂)靠在左膝上。
(66)之:代词。它,这里指左膝。
(67)可:可以。
(68)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69)楫:船桨。
(70)舟子:撑船的人。
www.67xuexi.com
(71)状:……的样子。
(72)其:那。
(73)椎髻:梳着椎形发髻,名作动词。髻,在脑上或脑后挽束起来。
(74)衡:通“横”,与纵相对。
(75)攀:扳。
(76)若:好像。
(77)视:目光。
(78)端:正视。
(79)容:神情。
(80)寂:平静
(81)若:好像。
(82)然:……的样子。
(83)其:那。
(84)夷:平。
(85)题:题写。
(86)其:船的背面,船底。
(87)曰:刻。
(88)甫:同“父”,古代加在男子名字下面的美称。
(89)钩画:笔画。
(90)了了:清楚明白。
(91)其:代字。
(92)墨:黑。
(93)用:刻着。
(94)篆章:篆字图章。
(95)丹:红色。
(96)通:总。
(97)为:刻有。
(98)有:同“又”,连接零数和整数。
(99)而:表转折。
(100)计:计算。
(101)曾(CēNG):竟
(102)盈:满。
(103)简:通“拣”,挑选。
(104)修狭:长而窄。
(105)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奇妙啊!矣哉: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了啊”。“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
【文章赏析】
本文作者经过细致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描写了船的4个部分,分别为,船舱。船头,船尾和船背。
本文题目末字“记”,系指文体而言。“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全文写了作者对核舟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赞叹以及对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赞美之情。
“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它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www.67xuexi.com成就。本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写,从而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记是本文的文体,这里有描述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