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修辞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标签:教育学习大全,http://www.67xuexi.com
当然,对比的语意用对偶的形式表达的情况也是常有的:
③东家门里有酒肉,
佃户家中无米面。
④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以上两个例子,从结构上看是对偶句,从意义上看是对比句。有人主张这类句子可以看成是对偶兼对比,这种主张忽略了对偶句的语意也可以包括“相对”和“相反”的,据此,这一类句子仍可以看做对偶句。
由此可见,对偶句的着眼点是在句子的结构形式,而对比句的着眼点则在句子的意义对比。
四、排比和层递
排比和层递都是利用语言有组织地排列所构成的修辞方法,二者都是通过有规则的语句结构去组织语言的,排比和层递在语言结构上、排列上,又多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例如:
①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忍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②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从形式上看,这两个句子确实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然而它们也确实是两种修辞方法。
例①中的句子之间没有主次、轻重、大小的区别,它们分别是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来赞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而例②则不然,它是用缩小范围,即国、军、旅、卒、伍的办法,说明“不战而屈人之兵”是谋攻的最高原则,这是逐层退缩的层递。还有逐层推进的,例如:
③一个人写党八股,如果只给自己看,那倒还不要紧。如果送给第二个人看,人数就多了一位,已属害人不浅。如果还要张贴在墙上,或付油印,或登上报纸,或印成一本书,那问题可就大了,它可以影响许多人。
这个句子由“还不要紧”到“害人不浅”直至“问题可就大了”,逐层说明了党八股危害的严重性,说服力很强。
从以上分析可见,无论是逐层退缩还是逐层推进,凡层递句,句与句之间都很明显地有一种等次关系,而排比没有这种等次关系。要区别排比和层递,关键在于弄清一组句子的句与句之间是否有等次关系。而要弄清这个问题从形式上看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要从内容上考虑。
五、排比和反复
排比和反复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间隔反复,又常常与排比交错在一起使用,因而有的容易混淆。
排比主要是利用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词组或句子接连地说出来,借以加强语势,达到充分反映事物情况、阐明道理、感染读者的目的;而反复则是运用某一词语或句子反复出现的方式,来提领某种内容,收束某些语句,以达到强调思想感情、抓住中心的目的。例如:
①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句中,虽然“一个……的人”不断出现,但它只是对某个短语起提领联系作用,并不是对某一内容反复强调的意思,所以,不能看成是反复,而是排比。
②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句中“党国倒愈像一个国”一共出现了三次,而且是间隔出现,作者的意图显然是强调党国不像一个国的意思,“党国倒愈像一个国”是反语的重复,它是用来讽刺国民党依赖帝国主义卖国投降的本质,从思想内容和组织形式看,这段话不是排比的意思。
由此可见,反复强调一个词语或句子的重复出现,也就是说,只有在整个词语或句子重现的时候,才是反复。
作者: 来源:
上一页 [1] [2]
Tag:教育学习,教育学习大全,知识常识 - 教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