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白居易:长恨歌 赏析

摘要:当年梨园的弟子,个个新添了白发; 后妃宫中的女官,红颜退尽人衰老。 夜间殿堂流萤飞,思想消沉心茫然; 终夜思念睡不着,挑尽了孤灯心草。 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 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 冷冰冰的鸳鸯瓦,霜花覆盖了几重; 寒刺刺的翡翠被,谁与皇上来共用? 生离死别远悠悠,至今已经过一年; 美人魂魄在何方,为啥不曾来入梦? 四川有个名道士,正到长安来做客; 能用虔诚的道术,招引贵妃的魂魄。 辗转相思好伤神,叫人对王表同情; 就叫方士去努力,专意殷勤去找寻。 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 升天入地去寻求,天堂地府找个遍。 找遍了整个碧空,找遍了整个黄泉; 天茫茫来地苍苍,找遍天地没看见。 忽然听说东海上,有座仙山蓬莱山; 仙山耸立在云端,云来雾去缥渺间。 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 天仙神女多无数,个个绰约又多姿。 万千娇美仙女中,有个芳名叫太真; 肌肤如雪貌似花,仿佛是要找的人。 方士在金阙西厢,叩开白玉的大门; 他托咐侍女小玉,叫双成通报一声。 猛然听到通报说:唐朝天子来使者; 九华帐里太真仙,酣梦之中受震惊。 推开睡枕揽外衣,匆忙起床乱徘
白居易:长恨歌 赏析,标签:唐诗三百首全集,唐诗三百首赏析,http://www.67xuexi.com

当年梨园的弟子,个个新添了白发; 后妃宫中的女官,红颜退尽人衰老。 

夜间殿堂流萤飞,思想消沉心茫然; 终夜思念睡不着,挑尽了孤灯心草。 

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 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 

冷冰冰的鸳鸯瓦,霜花覆盖了几重; 寒刺刺的翡翠被,谁与皇上来共用? 

生离死别远悠悠,至今已经过一年; 美人魂魄在何方,为啥不曾来入梦? 

四川有个名道士,正到长安来做客; 能用虔诚的道术,招引贵妃的魂魄。 

辗转相思好伤神,叫人对王表同情; 就叫方士去努力,专意殷勤去找寻。 

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 升天入地去寻求,天堂地府找个遍。 

找遍了整个碧空,找遍了整个黄泉; 天茫茫来地苍苍,找遍天地没看见。 

忽然听说东海上,有座仙山蓬莱山; 仙山耸立在云端,云来雾去缥渺间。 

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 天仙神女多无数,个个绰约又多姿。 

万千娇美仙女中,有个芳名叫太真; 肌肤如雪貌似花,仿佛是要找的人。 

方士在金阙西厢,叩开白玉的大门; 他托咐侍女小玉,叫双成通报一声。 

猛然听到通报说:唐朝天子来使者; 九华帐里太真仙,酣梦之中受震惊。 

推开睡枕揽外衣,匆忙起床乱徘徊; 珍珠廉子金银屏,一路层层都敞开。 

乌去发髯半偏着,看来刚刚才睡醒; 花冠不整都不顾,匆匆跑到堂下来。 

轻风吹拂扬衣袖,步履轻轻飘飘举; 好象当年在宫中,跳起霓裳羽衣舞。 

寂寞忧愁颜面上,泪水纵横四处洒; 活象春天新雨后,一枝带雨的梨花。 

含情凝视天子使,托他深深谢君王: 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情,年深月久已断绝; 蓬莱宫中度时日,仙境幽幽万古长。 

回头俯身向下看,滚滚黄尘罩人间; 只见尘雾一层层,京都长安看不见。 

只有寄去定情物,表表我深情一往; 钿盒金钗寄你去,或许能慰藉君王; 

金钗儿我留一半,钿合儿我留一扇; 擘金钗来分钿盒,一人一半各收藏。 

但愿我们两颗心,有如钗钿一样坚; 不管天上或人间,终有一日会相见; 

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 寄语之中有誓词,唯有他俩心里知。 

当年七月七日夜,我俩相会长生殿; 夜半无人两私语,双双对天立誓言: 

在天上,我们愿作比翼齐飞鹣鹣鸟; 在地上,我们甘为永不分离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总会有终了之时; 唯有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评析】: 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 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 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

诗的主题是“长恨”。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第一部分,叙述安史之乱前,玄 宗如何好色、求色,终于得到了杨氏。而杨氏由于得宠,鸡犬升天。并反复渲染玄宗 之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这是悲 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 

“六军不发无奈何”起为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 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 成。这是故事的关键情节。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 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 

“临邛道士鸿都客”起为第三部分,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 寻到了杨氏的踪影。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 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 题。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 分量。 

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 常读常新。 

令人丁毅、方超在《(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认为,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 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说,诗人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 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 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文章指 出,《长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诗人为失去与湘灵相会之可能而痛苦。为此, 丁、方二人认为,《长恨歌》并不是对历史的记录与评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 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 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 

从“诗言志”,“诗传情”上说,丁、方二人之说不无道理。但就作品所反映的 历史真实和社会意义以及千百年来的影响而言,不能不说它是历史的记录和对历史事 件的评价。至于白氏自身有爱情悲剧的经历,无疑有助于他对李杨爱情悲剧的体察和 分析,才使其诗写得肌理细腻,情真意切,赋予无穷的艺术魅力。

上一页  [1] [2] 


Tag: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唐诗三百首赏析唐诗宋词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