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21:57:23] 来源:http://www.67xuexi.com 初一历史 阅读:85953次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____________ B.余杭指今____________(2分)
(2)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3分)
(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说明此河开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分)
(4)隋朝另一著名的工程是什么?其设计和施工者是谁?该工程有什么特点?(4分)
25.阅读材料请回答:(10分)
材料一:唐太宗常说“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唐太宗常对臣子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从材料一中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问题?(2分)
(2)材料二中的“以史为镜”和“以人为镜”分别是什么含义?(4分)
(3)唐太宗是一代明君,他有什么突出的政绩?(2分)
(4)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怎样的历史启示或借鉴?(2分)
四.综合题(20分)
26.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长期以来一直居于北方,但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南方的经济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2分)
(2) 从唐朝中晚期起南方的农业发展较快,并逐渐超过了北方,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3)试述宋代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举出两个例子,4分)
(4)泉州在两宋有什么突出的地位?(4分)
27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专门机构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根据材料回答(8分):
(1).在图中方框内填出隋唐时候和中国通商往来的主要国家。(3分)
(2).认别A、图B,在地图上用直线连接他们到达的国家。(1分)
(3).材料二反映外贸所得在宋代财政收入中占什么地位?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