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公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

摘要:三、简明扼要无废话 由于公文是用来反映公务活动情况,解决公务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的,是发文机关行使 职权实施管理的重要工具,因而要尽量写得言之有物,简而不空。简明扼要是指公文使用 的语言要精当不繁,忌冗长空泛,又不苟简,即服从行文目的和表现主旨的需要,当详则详, 当略则略,力求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为丰富的内容。为此,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认识明确,抓住实质;陈述事实,抓住关键;阐明观点,提出意见和办法,要抓住中 心,切合公务实际。公文文字的简要,是与作者认识明确、内容简要联系在一起的。“始于 意格,成于句字”,如果公文作者对所要反映事物的了解片面、肤浅,写出的公文必然是言不 称物,文不逮意。(二)善于概括,抓住事物特征。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面对大量信息,公文 写作人员必须善于概括、提炼,准确地抓住事物特征,这样才能切中肯綮。尤其一些反映大 事、要事的公文,更需要概括。(三)删繁就简,用最经济的文字,精当地表达尽可能多的实际内容。删繁就简的方法 很多,诸如删除多余的字、词、句、段,做到&ldquo
公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标签:写作模板范文,写作范文,http://www.67xuexi.com

  三、简明扼要无废话 由于公文是用来反映公务活动情况,解决公务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的,是发文机关行使 职权实施管理的重要工具,因而要尽量写得言之有物,简而不空。简明扼要是指公文使用 的语言要精当不繁,忌冗长空泛,又不苟简,即服从行文目的和表现主旨的需要,当详则详, 当略则略,力求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为丰富的内容。为此,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认识明确,抓住实质;陈述事实,抓住关键;阐明观点,提出意见和办法,要抓住中 心,切合公务实际。公文文字的简要,是与作者认识明确、内容简要联系在一起的。“始于 意格,成于句字”,如果公文作者对所要反映事物的了解片面、肤浅,写出的公文必然是言不 称物,文不逮意。

  (二)善于概括,抓住事物特征。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面对大量信息,公文 写作人员必须善于概括、提炼,准确地抓住事物特征,这样才能切中肯綮。尤其一些反映大 事、要事的公文,更需要概括。

  (三)删繁就简,用最经济的文字,精当地表达尽可能多的实际内容。删繁就简的方法 很多,诸如删除多余的字、词、句、段,做到“篇无累句,句无累字”;灵活地运用各种专门用 语,例如“你局”、“该厂”、‘‘本厂”等(称谓用语),“经”、“业经”、“兹经”等(经办用语),“近 接”、“悉”等(引叙用语),“希望遵照”、“拟请”等(期望用语),“照办”、“可行”、“不可”、 “不同意”、“同意”等(表态用语),“当否”、“是否可行”、“可行”、“是否同意”等(征询用 语),“请批示”、“请审核”、“请回复”、“请指示”等(期复用语),“为此”、“对此”(综述过渡 用语),“为要”、“为盼”、“特此函复”等(结尾用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运用这些专门 用语,对于减少冗辞赘语大有帮助。

  四、平实易懂无大话 公文用语要求平实易懂,指的是语言平直自然、明白晓畅、恰如其分,不矫揉造作,忌堆 砌华丽辞藻,忌溢用辞格,讲求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多用叙述、说明、议论,少用或者不用描 写、夸张、渲染等手法,这是公文的重要特征。不论哪种公文,都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群众 性,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公文语言不仅应当注意约定俗成,而且尤其需要做到雅俗共赏,平实 易懂。主要有三点:

  (一)不要堆砌辞藻,乱用修饰词语。公文用语要精练确切,修饰语不宜过多。鲁迅先 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胡涂始》中说:“倘要明白,我以为第一是在作者先把似 识非识的字放弃,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也就是学学孩子,只说些自己的确能懂的话。至于旧语的复活,方言的普通话,那自然也是必要的,但一须选择,二 须有字典以确定所含的意义”。在公文写作中,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允许有类 似“燕山雪花大如席”、“白发三千丈”之类的艺术夸张。妥贴的夸张,在诗歌中会成为名 句,而在公文中则会成为笑话。有些公文的作者,为了追求生动性,往往在写作中使用一些 修饰语和形象词之类,不仅使公文显得虚泛、空洞,失去说服力,而且形成一种装腔作势、矫 揉造作的文风。

  (二)不要文白夹杂,故弄玄虚。公文中的遣词造句,应力求大众化,避免使用生僻晦涩 的语句。有些公文中常常喜欢使用一些半文半白的词语,例如放着现成的“他”不用,非用 “其”;放着现代词“如果”不用,要用“若”等。这种做法,看似富有学究味,其实,其中的酸 腐味、变质味很浓。

  (三)不要过多地引经据典。一些人在公文写作过程中,喜欢引经据典地说明自己的观 点,这在一定条件下是允许的,有时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但是引用过多过滥,则会适 得其反,使人感觉有卖弄学问、华而不实之嫌。一般而言,引经据典仅限于一些事务性公文 中,如领导讲话、调查报告等文种;但在通用性公文中一般不容许引经据典,特别是有些庄 重严肃的公文,如请示、命令、通告、批复等是绝对不能使用的。 五、鲜明生动无套话 公文写作一般要求写得平实、严谨、朴素,这是因为公文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实践性的 缘故,特别是某些指令性、法规性很强的文件,诸如命令、指示、通报、决议、条例等,更要写 得庄重严肃。但这并不排斥公文语言的生动活泼,在保证内容真实的基础上,审慎地运用 一些修辞手法可使公文的内容表达显得生动活泼,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 公文语言鲜明生动,是指其所表现的公务活动内容必须富有新意,而不是人云易云、平 淡庸俗、无制发机关特质的内容。这首先要求制发公文的作者要有新鲜的思想,写进公文 中的事例要典型。其次在表达手法上不能穿靴带帽、套话连篇。公文不一定都是“板着面 孔讲官话”,只要有创新的思维及丰富的公务活动内容,有好的文风,并切实掌握了公文写 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就可以把公文写得鲜明生动。 具体表现为:

  (一)准确。这是公文语言的生命,它直接关系到公文质量的高低。俗语“一字入公 文,九牛拔不出”,极其形象地说明了公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这里,准确指的范围除内容 要素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要素,即语言表达要符合客观实际,对问题的分析有理有 据,符合逻辑,在遣词造句方面也要恰当贴切,符合语法规范。对于一些意义相近的词语, 要反复考虑,仔细辨析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选择最为准确的加以使用。

  (二)简洁。公文重在实用,故在语言表达方面,在准确的基础上还应力求简洁。要用 极省俭的文字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做到以少胜多。为此,就需养成一种“精雕细琢”的可惜。最后,达到“句中无余字,篇内无赘语”的境界:要注重使用那些论断性语言、综合性 语言和群众性语言,以确保其简洁性。此外,还应适当运用一些简称(缩略语)等,也可使公 文语言表达趋向简洁。

  (三)庄重。公文是法定社会组织处理公务的工具,具有高度的政策性和法定的权威 性,因而要求其用语必须做到庄严、郑重。为此,就需注意:要用叙述性、陈述性语言,忌用 描绘性、抒情性语言;要用规范的书面语言,忌用方言土语。否则,都会影响公文语言的庄 重色彩。

  (四)朴实。公文重在实用,指导工作。因而在语言运用上还应力求朴实无华,要直陈 其事,不要拐弯抹角,含蓄隐讳,故弄玄虚;也不要刻意藻饰、渲染、铺陈。否则,往往会适得 其反。

  (五)生动。指公文的语言虽然讲究朴实无华,但也不能失之平淡,要尽可能运用一些 形象化的词语,借用一些现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层递、比喻、夸张等,但要注意有些 修辞手法不宜使用,如双关、借代、象征等。

上一页  [1] [2] 


Tag:写作模板写作模板范文,写作范文范文写作 - 写作模板

《公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