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过秦论》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摘要: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年幼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难道不可悲吗?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土地被割削的时候,在内能自守备,在外还有亲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则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俗话说&ldq
《过秦论》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标签:高一语文学习方法,高一学习计划,http://www.67xuexi.com

  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年幼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难道不可悲吗?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土地被割削的时候,在内能自守备,在外还有亲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则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像用席子、包裹、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在国内 对国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等)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彩那样 像回声那样 像影子那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

  2.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诸侯)相斗

  会盟而谋弱秦 使(秦)衰弱

  约从离衡 使(秦国的连横策略)离散

  流血漂橹 使(盾牌)漂浮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百姓力量)愚蠢

  以弱天下之民 使(天下百姓)衰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 ,控制、统治 朝,使(同列)来朝拜

  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诸侯国)灭亡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匈奴)退却

  3.名词作动词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做帝王)

  履至尊而制六合 (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瓮做 用绳子系)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用鞭子打,用竹杖敲,引申为“奴役”)

  将数百之众 (率领,带领)

  过秦论 (指出过失)

  4.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

  尊贤而重士 (看重)

  5.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逃跑的士卒 (溃败的军队)

  6.形容词作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方)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坚固的屏障)

  因利乘便 (有利的形势)

  尊贤而重士 (贤德的人)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豪杰)

  【古今异义】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黄河今:河流)

  2.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古:继承 今:受)

  3.西举巴蜀( 古:攻取 今:向上抬)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古:吝惜 今: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

  5.以致天下之士(古:来,招纳 今: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事情。)

  6.九国之师(古:军队 今:指隶属于军或集团军的一个编制单位)

  7.流血漂橹 (古义:盾牌 今:划船工具)

  8.以为桂林、象郡(古:把……作为。“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今:认为)

  9.迁徙之徒也(古:征发今:迁移,搬家)

  10.斩木为兵(古:兵器 今:士兵)

  11.赢粮而景从 (古:担负,背负;今:胜,获胜)

  12.山东豪俊遂并起(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13.皆明智而忠信(古:聪明智慧;今:通达事理)

  14.国家无事(古:诸侯和大夫封地;今: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15.才能不及中人(古:一般人;今:在两方之间调解、做见证或介绍买卖的人)

  【通假字】

  约从离衡 “衡”通“横”

  威振四海 “振”通“震”(粤教版已直接用所通假的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通“横”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通“纵”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缉察盘问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 (粤教版已直接用所通假的字)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有”通“又”

  锄櫌棘矝 “櫌”通“耰”(粤教版已直接用所通假的字)

  孝公既没 “没”通“殁” 死

  【赏析】

  《过秦论》共有三篇。其中写得最好、影响最大的是第一篇。它最早附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篇末,列为第二篇;后来褚少孙补《史记》,又把它单独附在《陈涉世家》的篇末。《汉书》《文选》也都选录了这一篇。今传贾谊所撰专著《新书》,当由后人搜辑而成,对此文则明确标出它是三篇中的“上篇”。在《史》《汉》《新书》《文选》四部书中,本篇凡五见,文章字句颇有出入。

  从明、清到当代,几乎所有的古文选本都选了这篇《过秦论》(上),因此前人对它的评语也很多。如清人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评它为“雄骏宏肆”,近人吴闿生在《古文范》的夹批中评它“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归纳大多数评论者的意见,主要说这篇文章气势充沛,一气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气“盛”的文章。因此吴闿生的意见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高一语文学习方法,高一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