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热点(17套),标签:高三历史教案范文,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67xuexi.com
(3)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4)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二.分析认识
1.影响国共关系的因素:
(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2)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2.国共关系的认识:
(1)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
(2)“分则两伤”:国共长期分裂内战,损伤国力,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疯狂进攻红色根据地,导致日本帝国主义乘隙而入,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独立,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抗战结束后,两党内战再起,国民党败逃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对峙,致使中华民族至今尚未完成统一大业。可见,国共分裂严重影响国家独立统一、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但是,我们应看到,国民党是挑起分裂的罪魁。
(3)“合则两利”:民族的独立统一高于一切,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就没有各阶级、各党派的前途和利益,这是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阻碍着中国统一,中国人民和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团结奋战,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30年代,日本侵华威胁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国共两党“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为此,国共再次合作,并肩抗日,正因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中国人民才取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总之,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举行正式会晤
[背景材料]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6月16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晤。
这是“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举行正式会晤。与会领导人将重点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二十国集团峰会进程、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金砖四国”对话未来发展等重大问题交换看法。
“金砖四国”都是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在许多国际地区问题上看法接近,近几年经济增长都很快,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四个国家无论从面积、人口、资源、市场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四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6%,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4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xx年至20xx年,四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7%。四国在国际事务中都具有重要影响。
[课标链接]
1.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3.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知识梳理]
1.中国古代史:
(1)秦朝:统一货币。
(2)宋朝:王安石变法时,在理财方面的措施之一是实行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
2.中国近现代史:
(1)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从中国掠走大量白银,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
(2)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沦陷区金融方面,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开设20多家金融机构,滥发没有准备金的伪币,还印制大量“军用票”(供日军在沦陷区使用的纸币)在沦陷区流通。
(3)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一面增加苛捐杂税,一面滥发纸币,造成货币贬值,物价飞涨。
(4)过渡时期:采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赎买政策)。
(5)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开放的目标。
3.世界近现代史:
(1)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价格革命”(金银多,价值降,物价涨,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封建主势力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建立: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使英国工业革命具备了资金条件。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苏联工业化的资金www.67xuexi.com主要是农业集体化;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在金融方面的措施及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范文,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