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21:05:23] 来源:http://www.67xuexi.com 初一地理教案 阅读:850次
③在不同等高线图上,不能根据不同图上等高线的疏密来直接判断坡度陡缓,而要看清
楚不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别。要比较它们的陡缓,要看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与实际水平距离的比值,比值越大,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
[经典例题7] 读图2-8,判断在下面四图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解析】坡度取决于坡高与坡宽之比。在四幅图上,坡高相同。由于比例尺不同,实际水平距离不等。比例尺越大,实际水平距离越小,坡度越大。
【答案】B
▲在几幅等高线地形图完全相同的情况下:
若比例尺相同,但等高距不同,则坡度随等高距的增大而增大;
若等高距相同,但比例尺不同,则坡度随比例尺的增大而增大。
(3)看等高线的走向 :
①根据等高线的走向,可判断某些地形的走向,如,山脉走向。
②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也是坡面上的水流方向。
③若一组等高线的走向是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此处地形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④若一个方向是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垂直于它的另一个方向是由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
则该地为鞍部(鞍部是在山脊的最低处,或山谷的最高处)。
⑤若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一处,则该地形为悬崖、峭壁。
6.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与气候结合: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垂直递减率为0.60C/100m。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经典例题8]
图2-10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①~③题。
①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H地比B地降水多
②B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 )
A.13.5℃,12.5℃
B.22.5℃,13.5℃
C.22.5℃,14.5℃ D.13.5℃,14.5℃
③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
【解析】①H坡西北高,东南低,为东南坡,是该地盛行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的区域为山脊,反之为山谷。②在对流层,气温直减率为: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③等高距为200米,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h≤△H<(n+1)h,即可判断高差的范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