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21:05:23] 来源:http://www.67xuexi.com 高三历史教案 阅读:850次
第二单元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
【单元特征】
本单元主要介绍在与封建制度的长期斗争中,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不断壮大,为在政治上取得支配地位,西欧的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先后建立,美国也通过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的制定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三课分别介绍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共和制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几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概括总结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考点清单】
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而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光荣革命” (3)《权利法案》(4)君主立宪制 (5)责任内阁制
解析:“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责任内阁制,是高考的相对热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高考的相对冷点。
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应了解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经过;
关于光荣革命:(1)知道什么是光荣革命,了解光荣革命的过程。(2)从光荣革命的历史渊源、经济基础、政治因素、三个方面来阐述其发生的历史必然性;(3)掌握光荣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
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识记什么是责任制内阁;掌握《权利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从首相的权力、地位,内阁的组成、权力、性质来理解责任制内阁的主要特点;
了解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掌握在这种制度下其国王的重要地位。要充分认识到在君主立宪制度下,君主与首相的差异之处以及他们在国家的不同的作用。从横向上认识到英国国王与中国的封建君主的差异,从而认识到在当时的条件下两个国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差异。
掌握君主立宪制度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作用。
【知识梳理】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1、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以《大宪章》为依据,要求限制王权。2、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和议会发生矛盾。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议会发生矛盾。
爆发:1640年革命爆发。
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二、《权利法案》
1、背景: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并统治英国。这场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标志着议会取得胜利。
2、内容: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3、意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4、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第期稳定发展时期。
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决议国家大事的最高行政班子。
2、首相制度的形成。18世纪,“首相”产生,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3、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4、国王权力的逐渐削弱。
5、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
6、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四、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
2、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3、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使更多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和迅速发展。
五、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1.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3.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化的道路;
4.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六、英国代议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
1.主要特点:君主保留,议会掌权
2.代议制度下主要的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度,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3.政治运作模式:政府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虽是国家元首,但只是象征,没有实权
4.英王的作用:对外交往代表英国;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维系英联邦。
5.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权力运作方式
权力机关 地 位 与其他权力机关的关系
国家元首 国王 “统而不治”,国家象征 形式上任命行政机关
政府首脑 首相 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形式上对国王,实际对议会负责
行政机关 责任制内阁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实际上对议会和首相负责
立法机关 议会(上下两院)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不对国王负责
【要点透析】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第一,政治基础。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爆发革命以来到1688年光荣革命的最终胜利,其间经历了资产阶级(以克伦威尔为代表)与封建旧贵族(以复辟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二世为代表)的殊死较量,最后,在双方的妥协下,建立起既有封建性又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的君主立宪制度。
第二,经济基础。资本主义深入农村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特点,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引起英国固有的阶级关系的变化,即使英国资产阶级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强大起来,经济实力的增强,必然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