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解读生活中的十大谣言

摘要:1、宿便是健康杀手,排宿便保健康谣言:宿便有多种危害,会压迫小肠绒毛的活力和弹性,发酵、胀气导致酸毒症,还会改变腹部和脊柱形状,让身材变形。真相: “宿便”并非一个医学概念,它是被商家创造出来的概念,各种宣传中“宿便”的危害皆为夸大其辞的商业宣传。简述: 任何一本医学教科书中都没有“宿便”这个概念,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积存在体内的粪便,从食物的消化过程来看,应该就是堆积在结肠末端准备排出体外的粪便。错误一:宿便会压迫小肠绒毛的活力和弹性。食物在运行到结肠被吸收水分之前,都是粥样的物质,和小肠绒毛充分接触,吸收养分,而不会压迫小肠绒毛。错误二:粪便发酵、胀气导致酸毒症。 事实上小肠中的肠液是碱性的,即使食物发酵产酸,也会被肠液迅速中和,不可能堆积酸性物质,更不可能进入血液。错误三:宿便会改变腹部和脊柱形状,会让身材变形。粪便是柔软的食物残渣集合体,即使碰到了脊柱,也会被脊柱挤压变形。腹围增大,主要是脂肪堆积在腹部所致,和宿便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相信此说,而采用泻药来“排宿便&rdqu
解读生活中的十大谣言,标签:生活小窍门,生活窍门大全,http://www.67xuexi.com

  1、宿便是健康杀手,排宿便保健康

  谣言:宿便有多种危害,会压迫小肠绒毛的活力和弹性,发酵、胀气导致酸毒症,还会改变腹部和脊柱形状,让身材变形。

  真相: “宿便”并非一个医学概念,它是被商家创造出来的概念,各种宣传中“宿便”的危害皆为夸大其辞的商业宣传。

  简述: 任何一本医学教科书中都没有“宿便”这个概念,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积存在体内的粪便,从食物的消化过程来看,应该就是堆积在结肠末端准备排出体外的粪便。错误一:宿便会压迫小肠绒毛的活力和弹性。食物在运行到结肠被吸收水分之前,都是粥样的物质,和小肠绒毛充分接触,吸收养分,而不会压迫小肠绒毛。

  错误二:粪便发酵、胀气导致酸毒症。 事实上小肠中的肠液是碱性的,即使食物发酵产酸,也会被肠液迅速中和,不可能堆积酸性物质,更不可能进入血液。

  错误三:宿便会改变腹部和脊柱形状,会让身材变形。粪便是柔软的食物残渣集合体,即使碰到了脊柱,也会被脊柱挤压变形。腹围增大,主要是脂肪堆积在腹部所致,和宿便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果相信此说,而采用泻药来“排宿便”,会对肠道的功能造成影响,严重者可能造成水电酸碱紊乱、昏迷甚至死亡。

(www.67xuexi.com阅读配图)

  2、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谣言:人体体液的pH值处于7.35~7.45 的弱碱状态是最健康的,但大多数人由于生活习惯及环境的影响,体液pH值都在7.35 以下,他们的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些人就是酸性体质者。

  真相: “酸性体质”只是一个“伪概念”。人体的不同体液pH值也有所不同,比如胃液就是强酸性的。正常情况下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酸中毒和碱中毒都是必须接受专业治疗的严重疾病。短期内的特定食物不可能改变正常人血液的酸碱度。

  简述:人体是个复杂而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以血液为例,其中含有碳酸氢盐、磷酸盐、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等几大缓冲系统,这些化合物保证了在不停有物质释放入血液又排除出血液的动态平衡中,只要不超过这些化合物的缓冲能力,血液的pH值会始终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波动。

  事实上,一旦人体血液pH值低于7.35,会发生酸中毒,而pH值高于7.45则是碱中毒。无论酸中毒或者碱中毒,实际上都代表身体器官出了严重的问题,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必须立刻接受正规的医疗照护。绝不可能靠吃些普通食物就能力挽“酸性体质”的狂澜。

  3、食物相克:果汁与海鲜不能同吃

  谣言:一些常见的食物,比如柿子和蟹、虾和水果、豆浆和鸡蛋混在一起吃会相克,轻则导致身体不适,重则使人中毒。

  真相:这些传说要么来自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不恰当总结,要么来自于对科学研究的夸大和误读。有科学家验证了坊间流传的数百种食物相克传说,无一成立。

  简述: 1935年我国生物化学家郑集曾经搜集了184对“相克”的食物,从中选出14对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遇到的组合,用老鼠、狗和猴子做实验。他本人和一名同事也试验了其中的7种组合。在食用24小时内观察实验动物和人的表情、行为、体温及粪便颜色与次数等,都很正常,没有中毒的迹象。在郑集试验的“相克”食物中,就包括螃蟹与柿子、大葱与蜂蜜。近来中国营养学会分别与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合作,做了更严格一些的“食物相克”实验,均未发现异常。

  以柿子和螃蟹不能同食为例。柿子因含有鞣酸,大量食用易引发胃石症导致腹痛。而螃蟹如果未能充分烹煮杀菌,也容易引发消化道感染。这些症状与“一起食用”没有关系。

  虾中的五价砷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混合可产生砒霜则是夸大了科学研究。即便绝对理想状况下,一个人也要一次食用远超出日常食量的虾和维生素C才可能中毒。

  4、水知道答案:人的态度会影响食物

  谣言:根据日本人江本胜的畅销书《水知道答案》称,同样的一杯水,分为两份,赞美其中的一份,咒骂另外一份,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水分子的形状,发现前面的特别规整漂亮,后面的杂乱无章。

  真相:水不可能对人类情绪进行感知和反应。“水知道答案”这项研究并不符合相关的技术流程,其结论自然也不足为信。

  简述:什么原因导致了水结晶形状的区别呢?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主任Kenneth Lebbrecht发现,温度和湿度是决定雪花形状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如果结晶温度在-5℃到-10℃之间,晶体更容易形成柱状或是针状的结构。而在-15℃左右的情况下,水气倾向于结成片状的雪花。至于雪花的复杂程度,则和湿度有关。湿度越小,雪花的形状就越简单。根据这些发现,Kenneth Lebbrecht甚至可以在实验室中通过人为设定的条件来设计不同形状的雪花。

  江本胜宣传自己的“研究结果”有着明确的商业目的。他的公司正在出售一种“高能水”,这种水号称有着最完美的晶体结构,还可以延缓衰老,治愈疾病。这样的水自然价格不菲,一瓶227克(8盎司)的“高能水”的价格是35美元。

  5、孕妇需要穿防辐射服保护胎儿

  谣言:日常生活中手机、微波炉、电脑等各种电器产生大量有害的辐射,有研究表明这些辐射会增加孕妇的流产率,因此孕妇最好穿戴防辐射服。

  真相:这条谣言故意歪曲了一些二十多年前的研究结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日常非电离辐射会导致孕妇流产率、胎儿畸形率的提高,也不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过低。孕妇无需特别防护。

  简述:在1988年6月出版的《美国工业医学杂志》(American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上,来自一家非营利医疗组织的三位医生发表了一篇名为《孕期女性使用视屏终端与流产和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概率的关系》的文章。这三位医生在1981-1982年间统计了1583名来自美国北加州的孕妇的情况,发现在怀孕头三个月每周使用电脑显示器超过20小时的孕妇的流产率比不接触的孕妇高。这个研究结果出现在各种“防辐射服”的产品宣传里。但是这些宣传材料无一例外的自动忽略了原文作者的一句话:“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非电离辐射与流产率提高之间有直接联系,较差的工作条件和较高的工作压力也是可能的因素。”

  稍后更大规模的研究证实日常接触的各种电磁辐射并不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目前也没有这些辐射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任何因果证据。

  

Tag:生活窍门生活小窍门,生活窍门大全知识常识 - 生活常识 - 生活窍门

《解读生活中的十大谣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