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17:54:20] 来源:http://www.67xuexi.com 养生保健知识 阅读:85205次
攀岩技术等级
美国的Sierra俱乐部早年为方便地描述攀登路线的难度制定了以下等级:
一级是行进在石头坡上,一般不用手帮助平衡
二级是有时用手,但初学者和不灵活的人也不必用绳子保护
三级是坠落后有相当的危险,经常用到手,最好准备好绳子
四级是须要一定的攀登技术,大多数人认为,由于如果发生坠落就有生命危险,所以绳子是必要的。一般攀登者需要保护,保护点容易找到。
五级是必须用绳子和保护是防止坠落造成严重后果,在不同程度上要求特别的攀登和保护技术。从这个等级开始叫“技术攀登”。
五级原来按难度分为10级,叫“尤塞米提十进制系统” (Yosemite Decimal System, 或 YDS. Yosemite又译“优胜美地”)形式为"5.0","5.1", "5.2"…"5.10"按定义超过5.10级就是第六级,也就是必须直接使用人工器械才能攀登。可是随着攀岩技术和装备(攀岩鞋,镁粉)的进步,YDS成了开放等级,所以有了"5.11"…为了细分等级,5.10后的每个"数字级"中又按难度分了a,b,c,d四个次“字母级”。现在世界最难的路线大概是 5.14c或5.14d。新路线难度由攀登者按以前自己已经攀登过的的等级经验(很主观)给出个大概,然后爬的人多了,给的主观等级慢慢就固定了。比如当初最难等级还是5.10时,有人爬了一条新路线,感觉和5.10比,其难度提高得比5.10与5.9间的难度距离还高,于是就必须突破5.10这个人为规定的五级上限,叫它5.11。一般说来没有训练的人可以上到5.6,有了基本技术训练的人上5.6-5.9,从5.10开始需要经常的技术和力量训练,但这是个非常笼统的说法。
YDS是按一条路线中最难的“技术动作”给路线订级的,有十个5.10动作和只在地面附近有一个5.10动作的路线都是5.10,而且不同性质的路线(平面,裂缝,摩擦……)间的等级实际上有时很难比较.但是爬的人多了,等级就变成客观严格的了。英法德国澳大利亚有自己的等级制。英国等级由技术和风险两部分组成。有了严格等级后路线选择和训练提高就容易做了。但为了追求数字等级攀岩就没意思了,这是个人口味问题。
我国登山运动员的技术等级:
为推动我国登山运动的发展,中国登山协会在国家体委的统一安排下,于近年出台了“登山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对于喜爱登山及户外运动的朋友应当知道这一标准。虽然我们喜爱户外活动并非为求得一个等级认证,但这一标准确可以衡量自己的登山实力及水平,也为广大登山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目标。整个等级分六级,即国际级登山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登山运动员、二级登山运动员、三级登山运动员、登山运动员称号。而登山运动员称号仅须登上过3000米海拔以上独立山峰或者登达 3000米海拔高度的即可当此称号。三级运动员,男子须登上一座6500米以上海拔高度的独立山峰,女子登上 6000米以上海拔高度的独立山峰即可当此称号。如某女子登上了海拔6180米的某座高山山顶,她即达到了国家三级登山运动员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每增加500米高度,即上升一级称号,直到国际级的8500米。
攀登线路规划
一面岩壁安装着众多的支点,选择不同支点可以形成多条攀登线路,各人身体条件不同,都有各自不同的最优路线。练习时可以先看别人的攀登路线,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一条最优路线,并锻炼自己的眼力发现、规划新的线路,在正式比赛时,是不能观看别人路线的,必须自己规划。这就要对自己的身高臂长、抬腿高度、手指力量等有较详细的了解。
在练习当中,一面岩壁,在已经能够登顶后,往往还有不尽的利用价值。可以通过规划不同的线路来增加难度,一般是自觉地限制自己,放弃一些支点,如放弃某几个大点,或故意绕开原线路上的某个关键点,或只使用岩壁一侧或中间的支点,或从一条线路过渡到另一条线路。
攀岩的基本方法
三点固定法是攀岩的基本方法,要领是:对身体各部位的姿势和动作有一定的要求。
身体姿势:攀登岩石峭壁时身体要自然放松,以3个支点稳定身体重心,而重心要随攀登动作的转换移动,这是攀岩能否稳定、平衡、省力的关键。
手臂的动作:在人工岩壁攀登时,要求第一指关节用力抠紧支点的同时,手腕要紧张,手掌要贴在岩壁上,小臂也要随手掌紧贴岩壁而下垂,在引体时,手指(握点)有下压抬臂动作。但攀登自然岩壁时其动作就变化很大,要根据支点不同采用各种用力方法,如抓、握、挂、抠、扒、捏、拉、推、压、撑等。
脚的动作:脚的动作要领是,两腿外旋,大脚趾内侧贴近岩面,两腿微屈,以脚踩支点维持身体重心,在自然岩壁支点大小不一和方向不同的情况下,要灵活运用。但要切记,膝部不要接触岩石面,另外,在用脚踩支点时,切忌用力过猛,并要掌握用力的方向。
手脚配合:学习攀岩,首先要练好上肢力量,上肢又要以手指和手腕、手臂力量为主,再配合以脚腕、脚趾以及腿部的力量,使身体重心随着用力方向的不同而协调地移动,手脚动作的配合也就自如了。
===令人着迷的攀岩技术
攀登保护
攀登者是在保护人通过登山绳给予的保护下进行攀登的。登山绳的一端通过铁锁或直接与攀登者腰间的安全带连接,另一端穿过保护者身上与其腰间安全带相连的铁锁和下降器,中间则穿过一个或多个固定的安全支点上的铁锁。保护者在攀登者上升时不断给绳(或收绳),在攀登者失手时,拉紧绳索制止坠落。发生突然坠落时,冲击力是很大的,直接手握绳索很难拉住,冲击力主要是通过绳索与铁锁及下降器的磨擦力而抵消的。由于在保护支点上有很大的磨擦力,所以体重较轻的人是可以保护体重较重的人的。保护的形式一般按保护支点的相对位置分为以下两种:
上方保护:
保护支点在攀登者上方的保护形式。在攀登者上升过程中,保护人不断收绳,使攀登人胸前不留有余绳,但也不要拉得过紧,以免影响攀登者行动,这点在登大仰角时尤应注意。上方保护对攀登者没有特殊要求,发生坠落时冲击力较小,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