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13:10:51] 来源:http://www.67xuexi.com 数码相机教程 阅读:85847次
1990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600
A:价格便宜,锐度确实不错
S:其他方面的性能和成像都差
C:价格确实便宜,中心成像圈锐度确实比几千快的镜头更好,曾经是很多人入门的第一枚定焦镜头。但对焦犹豫吵闹,脱焦率相对高,色彩平淡、焦外紧张,有人叫它小痰盂,有人叫塑料拖鞋,总之是对这个头又爱又恨。以今天的标准看,这个头的某些缺陷是很难忍受的,不适宜配合高像素数码相机使用。
2、定焦新宠
EF 40mm f/2.8 STM
2012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1140
A:特别小巧的饼干镜头,而且性能还不差
S:光圈偏小(不可强求),STM马达稍慢
C:饼干头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新设计比以前的所有50mm定焦更适合数码摄影。虽然光圈小,但成像优化得很讨人喜欢。STM适合单反视频拍摄,虽然不快,但比EF 50mm f/1.8 II强多了,总体做工强不少。价格上也非常平易近人,数码新宠,推荐。
3、老态标准
EF 50mm f/1.4 USM
1993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2700
A:获得f/1.4大光圈的最廉价方案
S:以今天观点看设计陈旧
C:老标。以当年的标准看,双高斯结构成像严谨,性能均衡,色彩还原准确。但当年很多成像问题大家都是接受的,今天看就差点。成像不如副厂的50mm f/1.4镜头,更不如蔡司的手动标头。镀膜、微型USM、非圆形光圈叶片也都尽显老态。特别喜欢50mm焦距,依然还是优先选择原厂这个,毕竟原厂软硬件兼容性更好,对焦稳定。但50标头真的那么好玩么?其实大光圈也不是很容易用好的说。
4、廉价中焦
EF 85mm f/1.8 USM
1992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2900
A:成像还行,性能尚可,价格低廉
S:设计陈旧
C:这个头其实和EF 50mm f/1.4 USM很类似,但沾了85mm容易比50mm成像好的光,加上是真正的环形USM,所以评价一直比EF 50mm f/1.4 USM稍强。成像、操作还不差,也不算特别好,赶不上如今新头的,面对适马和蔡司85mm f/1.4踢馆,选择这个头恐怕也会有些犹豫,好在价格便宜不少。
5、广角新小生
EF 35mm f/2 IS USM
2012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5000
A:比旧版有不少提升,适应新机身需要
S:又是定位和竞争的尴尬
C:前几年就有人希望EF 35mm f/2更新,在APS画幅上充当标头。新版果然来了,而且总体看性能都能令人满意,锐度和极端光线下的表现都明显提升,较之红圈也不遑多让。可惜今后的器材格局已经不同前几年了,同价位副厂的35mm f/1.4好得过分(直说吧,就是适马那个35mm F1.4 DG HSM),选择入门机身的摄友花1k多钱购入EF 40mm f/2.8 STM就好,多花近4000大米获得5mm广角和一级光圈优势,值不值要看个人。等到全幅价格跌至8000,也许这个头会更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