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高二历史必修二会考复习

摘要:目的:直接: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危机;根本: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a b)① 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1933年《紧急银行法》② 恢复工农业生产,1933年《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中心措施)③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1933年《联邦紧急救济法》④ 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1935《全国劳工关系法》,1938年《公平劳动标准法》⑥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935《社会保险法》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b c)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运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b c)①美国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解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二战后欧美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③保存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90s’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b c)(1)原因:①克林顿政府 “宏观调控,微观自
高二历史必修二会考复习,标签:高二历史学习方法,高二学习计划,http://www.67xuexi.com

  目的:

  直接: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危机;根本: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a  b)

  ① 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1933年《紧急银行法》

  ② 恢复工农业生产,1933年《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中心措施)

  ③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1933年《联邦紧急救济法》

  ④  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1935《全国劳工关系法》,1938年《公平劳动标准法》

  ⑥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935《社会保险法》

  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b   c)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运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b  c)

  ①美国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解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二战后欧美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③保存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90s’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b  c)

  (1)原因:①克林顿政府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②科技革命兴起,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③经济全球化促进美国企业区域结构调整,给美国带来区域优势和国际竞争的优势

  ④有利的国际和国内良好的政治环境

  (2)特点:①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

  ②在低通货膨胀和低事业率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③打破了经济增长、事业率和通货膨胀的连动关系,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2、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成就(b  b)

  主要内容:①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②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③政府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特征:①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成就: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3、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b  b)

  主要内容:确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

  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成就:使日本经济快速发展,远远超过其他工业国家 。(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柒】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a  b)

  内容:①农业: 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

  ⑤劳动: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影响:①实质:这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②积极:政策的实施为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③消极:破坏农民积极性,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b  c)

  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①七年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经济危机)

  ②苏俄经济濒临崩溃引起工人、农民不满(政治危机)

  ③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

  内容:①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国家资本主义

  ③贸易: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

  ④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特点: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意义:①提高人民的劳动积极性,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巩固了工农联盟,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使苏俄找到一条合适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捌】

  (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

  1)主要内容

  ①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勾。

  2)结果

  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

  3)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短期贷款,稳定秩序

  世界银行(WB):长期贷款,恢复经济

  4)评价

  ① 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 ② 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③ 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2、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1)建立

  1947年10月,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1948.1.1,正式实施

  2)宗旨

  缔约方通过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二)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1、欧元的诞生(a  b)

  ①1951年,欧洲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④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

  ⑤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正式成立

  ⑥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X k  B 1  . c o  m

  ⑦2002年1月1日,欧元进入流通领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高二历史学习方法,高二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