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示例1

摘要:土尔扈特重返祖国后,乾隆帝立即命令妥善安置他们在准噶尔盆地和科布多一带游牧,发放了大批救济物资,计马、牛、羊二十余万头,米、麦四万多石,茶二万余封,羊裘五万多件,棉布六万多匹,棉花六万斤,以及大量的毡庐等等。渥巴锡等被迎接到承德,在木兰围场随围观猎,在避暑山庄里盛会赐宴。土尔扈特的各级头领都封了官爵,渥巴锡被封为卓哩克图汗(即英勇之王)。乾隆帝还亲自撰写了《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刻成两块巨大的碑石,树立在避暑山庄北普陀宗乘之庙的两侧。(在讲解完之后,教师可以放电影《东归英雄传》里的一些镜头,让学生理解土尔扈特部回归过程的艰难。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过渡]清朝前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得到巩固,疆域空前辽阔。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第四个问题:清朝前期的疆域。[板书]四、清朝疆域1.疆域四至 2.民族 3.管辖[教师引导]同学们从课本上找出清朝疆域的四至并落实到《清朝疆域图》上。然后自己画一个简图来表示。看一下,在这么广阔的土地上,生活有哪些民族?清朝是如何对他们实施管辖的?[学生看书]……[显示样图]1.疆域四至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示例1,标签:七年级历史教案,初中历史教案,http://www.67xuexi.com
土尔扈特重返祖国后,乾隆帝立即命令妥善安置他们在准噶尔盆地和科布多一带游牧,发放了大批救济物资,计马、牛、羊二十余万头,米、麦四万多石,茶二万余封,羊裘五万多件,棉布六万多匹,棉花六万斤,以及大量的毡庐等等。渥巴锡等被迎接到承德,在木兰围场随围观猎,在避暑山庄里盛会赐宴。土尔扈特的各级头领都封了官爵,渥巴锡被封为卓哩克图汗(即英勇之王)。乾隆帝还亲自撰写了《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刻成两块巨大的碑石,树立在避暑山庄北普陀宗乘之庙的两侧。
(在讲解完之后,教师可以放电影《东归英雄传》里的一些镜头,让学生理解土尔扈特部回归过程的艰难。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教师过渡]清朝前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得到巩固,疆域空前辽阔。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第四个问题:清朝前期的疆域。
[板书]四、清朝疆域
1.疆域四至  2.民族  3.管辖
[教师引导]同学们从课本上找出清朝疆域的四至并落实到《清朝疆域图》上。然后自己画一个简图来表示。看一下,在这么广阔的土地上,生活有哪些民族?清朝是如何对他们实施管辖的?
[学生看书]……
[显示样图]
1.疆域四至
 
[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课的内容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它和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内容密切相联,即清政府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对外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本课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三个方面分别叙述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的册封以及驻藏大臣的设置,从而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等,使清朝中央加强对新疆等地区的统治;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则进一步展现了祖国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同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清朝前期的疆域,基本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关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含义,同学们应该理解:在清朝统一政权下,我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满、蒙、回、藏、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民族格局。
[布置作业]
一、填空题
1.清朝初年,顺治帝接见西藏喇嘛教首领            ,正式赐予“             ”的封号。后来,              帝又对另一个喇嘛教首领五世               赐予“         ”的封号。
2.1771年,土尔扈特在首领                            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重返祖国,受到                         帝的热情接待和妥善安置。
3.清朝的维吾尔族信奉              教,居住在天山南路,称为              。
答案:1.达赖五世  达赖喇嘛  康熙  班禅  班禅额尔德尼
2.渥巴锡  乾隆
3.伊斯兰教  回部
二、填图
清朝前期,我国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下面的图示表现了清朝的疆域,请在空白上填写适当的地名。
 
答案:接:西伯利亚  跨:葱岭  包:南海诸岛  至:台湾  临:太平洋
板书设计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活动与探究     
下列一组画反映的是18世纪70年代初,英勇的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发动了震惊世界的武装起义,毅然回到祖国。请你根据材料,结合画面,描述这段历史故事。
 
土尔扈特部落
 
清政府赈济土尔扈特的物资
 
 
参考故事:
土尔扈特是明朝时候瓦刺的后代,明末清初时属于我国蒙古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十七世纪迁徙到伏尔加河下游。后来,在他们北边的沙皇俄国逐渐向南扩张势力,威胁土尔扈特部顺从俄国的统治。
1761年,十七岁的渥巴锡继承汗位,当了土尔扈特部首领。那时候,他们已经在伏尔加河下游生活了一百四十多个春秋了。渥巴锡是个年轻有为的首领。他胸怀坦荡,待人和气,很受部下拥戴。那时的沙俄正是叶卡特琳娜二世统治时期。她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也加紧了对土尔扈特部的控制和掠夺。1762年,沙俄当局还宣布要重建土尔扈特政权,成为俄国一个新的行政区,并且策划了一个换掉渥巴锡的政治阴谋。眼看土尔扈特部就要完全被吞并,土尔扈特人民就要沦为奴隶,一种惊惶不安的情绪紧扣着每个人的心弦。正在这个时候,沙俄又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强征土尔扈特人民去当兵,几万几万的土尔扈特子弟在俄国的对外战争中丢失了性命!沙俄政府继而又作出新的规定:凡是十六岁以上的土尔扈特青壮年,全部都要开赴战场。土尔扈特部面临着可怕的灭族之灾!人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渥巴锡忧心如焚,他暗下决心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1770年秋天,二十六岁的渥巴锡召开了一次绝密会议。渥巴锡和参加会议的五位首领一致作出决定:发动武装起义,摆脱俄国束缚,全部重返祖国!会后,他们立即投入了秘密紧张的准备工作。
第二年1月5日,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反抗沙俄压迫的武装起义开始了。那一天清晨,寒风凛冽,当早晨的阳光洒向大雪覆盖的伏尔加草原时,皑皑白雪反射出了耀眼的光芒。就在这时,成千上万的土尔扈特妇女、儿童和老人,乘上了早已准备就绪的马车、骆驼和雪橇,在跃马横刀的骑士们卫护下,一队接着一队,陆续出发,离开了他们生活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异国他乡。他们边走边发出震惊天地的呼声:“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临行前,他们杀死了监视他们的沙俄官员、军队和其他人员,并把所有带不走的锅灶、粮食统统毁掉。渥巴锡带头点燃了自己的木结构宫殿。刹时间,无数村落都燃起了熊熊烈火,辽阔的草原上升起了滚滚浓烟。这是一幅多么悲壮的图画!这幅悲壮的图画仿佛在告诉大家:土尔扈特人民已经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土尔扈特人民决不反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一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初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初一历史教案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示例1》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