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摘要:文章www.67xuexi.com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的形成及其背景,以及与此相关的重要史实,理解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通过对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出发,弄清重大事件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过程和方法:能够利用课本中的图表及附件材料,论证文字资料中提出的历史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培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意识。教学重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的背景教学难点:美苏的“冷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导入新课 :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世界人民一起赢得了二战的胜利,世界人民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灾难后,在治疗战争创伤的同时祈求世界和平,然而“二战”结束了,战时反法同盟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否能够继续维持下去?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24课的学习:讲授新课:一、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标签:高一历史教案范文,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67xuexi.com
文章
www.67xuexi.com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形成及其背景,以及与此相关的重要史实,理解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
关系的影响;
通过对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出发,弄清重大事件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能够利用课本中的图表及附件材料,论证文字资料中提出的历史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培养反对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的意识。
教学重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的背景
教学难点:美苏的“冷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导入新课 :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世界人民一起赢得了二战的胜利,世界人民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灾难后,在治疗战争创伤的同时祈求世界和平,然而“二战”结束了,战时反法同盟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否能够继续维持下去?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24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冷战”兴起的背景
1、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比
(1)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资本主义)
“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力量。军事上,美国不但垄断了原子弹,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53.9%)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的74.3%),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体系。
(2)苏联:成为战后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社会主义)
“二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建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4万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在战争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并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3)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资本主义)
英国在二战中损失兵力120万,军费开支几乎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国家预算的4/5被用于军事需要,战争使英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共欠外债350多亿美元。
法国在战争中曾经被德国占领,战后才依靠盟国的力量恢复了作为大国的地位,但实际上法国实力已经严重衰退,海外殖民地几乎全部丧失。
阅读课本109页的解析与探究,结合课本106-107页的知识分析问题。
材料一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
表明:战后苏联扩展自己势力范围的意图。
材料二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固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罗斯福(1944年)                                                                                                                                              
表明:美国要争夺世界霸权,称霸世界的意图。
材料三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
材料四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表明:战后双方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双方缺乏合作的基础,双方互不信任,片面夸大对方给予自身的威胁。
2、美苏关系的变化
(1)国家利益的冲突(最根本);
国际关系领域流传着19世纪英国首相巴麦尊的一句话:“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 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远的利益。”
①战后双方失去了合作的基础(共同敌人法西斯被打败);
②美国将苏联看作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
③战后苏联努力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进而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并存在大国沙文主义;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一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教案范文,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