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标签:初中音乐教案大全,http://www.67xuexi.com
文章
www.67xuexi.com w
本资源推荐人:洪啸音乐教育网友 媚眼如丝
本教学设计: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二中学 于丽
一、教学思路与理念1.鉴于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知识;
2.通过学生体验、探究音乐与合作表现音乐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体现和提高;
3.在本课教学中,学生是聆听和鉴赏音乐的主体,教学过程须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语言精炼、层层深入、引导点拨到位。
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
(1)对比欣赏古筝独奏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片段。
(2)了解电声乐队的构成、熟悉各组成乐器的音色及结构、音响特点。
(3)初步认识和了解雅尼等中外著名电声乐队,重点鉴赏乐曲《夜莺》。
2.教学重点: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
3.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乐曲的风格特点。
4.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处在对流行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却没有理性认知的状态,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对流行音乐有一定理性的认知,理解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丰富自己的音乐情感。
三、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热爱电子音乐,激发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情感。
2.知识目标:
感受、体验我国民族音乐的古典美;初步认识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了解雅尼和他的音乐。
3.能力目标:加深学生对各乐器音色的印象,提高其辨别能力;增强学生对乐曲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探究启发式教法;自主合作、研究创新的学法。
2.教学准备:音乐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电声乐器。
五、教学过程
教学
时间
教学
环节
教 学
目 的
内 容
呈 现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手段
预期
效果
6
分
钟
聆
听
音
乐
对比欣赏、感受音乐、导入新课。
对比欣赏两种《渔舟唱晚》的演奏片段。
播放两种《渔舟唱晚》的演奏片段。提出欣赏问题,导入本课主题。
赏听《渔舟唱晚》。思考并回答问题,阐述自己观点。
多
媒
体
课
件
体会两种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5
分
钟
体
验
与
探
究
加深学生对各乐器音色的印象,提高辨别能力;增强学生对乐曲的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师范奏(唱)、乐器演奏片段、《夜莺》现场演奏录像、分组讨论的问题展示。
(1)了解电声乐队的构成。
(2)欣赏各著名电声乐队的演出片段。
(3)重点介绍雅尼,欣赏其音乐作品《夜莺》,设计探究题目。
(1)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把握乐器音色。
(2)培养学生终身喜爱音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电声乐器
(1)准确把握乐器音色。
(2)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2
分
钟
合作表现
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
《夜莺》音乐的主题。
弹奏电子琴并与学生共同演唱。
演唱《夜莺》的主旋律。
电子琴及课件
学生和谐动听地歌唱,音高节奏准确。
2
分
钟
综合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内容
小结。
对学生的概括总结给予充分的评价,提出希望。
谈谈自己的收获。
课
件
总结全面,归纳到位
六、教学反思1.本课设计思路清晰明确,有很好的教学实效性。
(1)教学内容把握准确,分析到位,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使学生产生探索音响的愿望,从而在感性的认知基础上产生理性认知。
(2)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制定,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切合学生实际的欣赏水平,并使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初步掌握了电声乐队的基本构成知识,进一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终身爱好音乐、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
(3)教学过程中,教学主线清晰、环环相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音乐艺术情境,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意识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和进一步的提高。从体验探究、合作实践到综合小结,都锻炼了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鉴赏分析能力以及在群体当中的协调能力。
[1] [2] 下一页
Tag:初中音乐教案,初中音乐教案大全,免费教案 - 音乐教案 - 初中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