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21:06:57] 来源:http://www.67xuexi.com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阅读:850次
操作小结
(体会) 总结遮罩动画的制作思路及要点并启发学生思考: 1、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图标及各图层设置; 2、遮罩层的矩形/小球起到什么作用?体会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作用。 3、遮罩层的对象颜色对遮罩效果有影响吗? 4、如何取消遮罩层,恢复为普通层? 思考并做操作尝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掌握遮罩动画的制作要点
拓展任务
(放大镜效果) 解除上例中的遮罩层的图层锁定状态,改变其中几个关键帧小球的大小比例,重新锁定遮罩层,再按Enter键播放。 启发引导: 1.为了达到放大镜的效果,如何加一层半透明的底图? (提示:增加一层,从库中将先前导入的位图拖入舞台,并调整舞台大小,转化为元件,在属性面板的“颜色”中调整Alpha值) 2.刚才所做的遮罩层都是动作补间动画,请探索一下,遮罩层能否用形状补间动画? 设疑:以上都是被遮罩层不动,遮罩层作动作补间动画,那么遮罩层能做形状补间动画的设置吗?请在课后探索各图层的对象类型。 自主探索制作 上交课堂作业 为了达到整体的动画效果,有时还需要增加图层(注意放置的位置)
探究创新
作品展示与分析
1.海水.fla(遮罩层不动)
2.水中倒影.fla、涟漪.fla、五角星.
对象类型 遮罩层 被遮罩层 静态 图形
文字
位图
√
√ 图形元件
√
√ 动态 动作补间动画
√
√ 形状补间动画
影片剪辑元件
未做完前面作业的学生继续完善作品,完成的同学进行探究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动态的遮罩层或被遮罩层,拓展制作思路,进一步提高创作水平
遮罩动画小结
在Flash的图层中有一个遮罩图层类型,为了得到特殊的显示效果,可以在遮罩层上创建一个任意形状的“视窗”,遮罩层下方的对象可以通过该“视窗”显示出来,而“视窗”之外的对象将不会显示。
如果一个遮罩图层不包含任何内容,那么它将不具有遮罩功能。另外,遮罩图层不能遮掩没有与它建立遮掩关系的图层中的内容
制作遮罩动画之前一定要思路清晰,想好哪部分内容应放在遮罩层,哪部分内容应放在被遮罩层,否则得不到预想的效果。
启发:刚才制作的遮罩动画是在遮罩层上创建动作补间动画,同学也可以在被遮罩层中制作出动态效果,来实现遮罩动画的效果。请课后进行探索。
理解与探索
理解遮罩与被遮罩的关系:凡是与遮罩图层建立了链接关系的图层,只显示遮罩图层“洞口”下面的图形对象。
3.教学评价
第一课时:层的种类与操作、轨迹动画
①基本任务:图层的重命名,引导层的创建
②提高任务:引导层“8”字轨迹的绘制
③拓展任务:跳“8”字舞的蜜蜂动画制作,*在最下面增加一背景层
学生只需挑选一个任务进行提交即可,如只交提高任务。教师即时评分或存盘后评分。
第二课时:“探照灯效果” 遮罩动画实例制作
①基本任务:图片展开效果动画制作(将普通层设置为遮罩层)
②提高任务:探照灯效果动画制作
③拓展任务:放大镜效果动画制作
学生只需挑选一个任务进行提交即可,如只交提高任务。教师即时评分或存盘后评分。巡堂时发现有特色作品即用大屏幕演示,并加以表扬鼓励。
4、教学资源:
第一课时:层的种类与操作、轨迹动画
① 教师用PowerPoint“轨迹动画.ppt”
②教师提供“蜜蜂.fla”半成品等素材
③实例欣赏:“地球公转.fla”
④学生自学视频“轨迹动画.exe”
第二课时: “探照灯效果” 遮罩动画实例制作
① 教师用PowerPoint“遮罩动画.ppt”
② 学生用“操作指南_6.doc”,画卷展开动画中间品、珠江夜景图片等素材
③ 实例欣赏:“画的展开与卷起.fla”、 “海水.fla”、 “水中倒影.fla”、”涟漪.fla”
④ 学生自学视频“遮罩动画.exe”
六、教学反思
学生对轨迹动画的制作普遍都很感兴趣,从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看,学生增加引导层这一基本任务完成情况较好,但绘制“8”字轨迹有点困难,因为需借助放大镜而且要非常细心才能成功,因此教师可以将引导线改为随意画的线条,只要知道引导线是具两端而且连续的线即可。在轨迹动画制作中,有些学生没有准确地将被引层的蜜蜂吸附到引导层的“8”字引导线的起点和终点上,也导致动画制作失败。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难点的指导,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遮罩动画制作中,学生可能对“到底谁遮谁”有点混乱,所以教师要先剖析遮罩动画的各层设置,讲清遮罩原理,这样学生才能在制作过程中少出错。但学生在制作“放大镜效果”时,由于有些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不够扎实,如背景图要先转化为图形元件,才能改变其透明度,图层的深度对显示效果的影响,动作补间动画的对象是元件,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是图形等。在以后的授课中要多渗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并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遮罩动画在科组公开课中,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如下:
基本任务:92.5% (普通班_2),96.4% (实验班_1),平均 94.5 %;
提高任务:88.7% (普通班_2),91.1 % (实验班_1),平均 89.9 %;
拓展任务:47.2% (普通班_2),85.7% (实验班_1),平均 66.5%;
文章
www.67xuexi.com w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